第3課

實現全鏈互通的協議

在本模塊中,您將深入探索主要的消息傳遞協議,如LayerZero、Axelar、Wormhole和Hyperlane,以及它們如何通過不同的安全機制和設計權衡實現跨鏈通信。您將了解這些協議的底層運行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它們在靈活性、去中心化和開發者體驗方面的比較分析。

消息傳遞協議在實現全鏈功能中的核心作用

全鏈智能合約依賴一項關鍵能力:跨區塊鏈通信。這一功能由專爲安全、可驗證的跨鏈消息傳遞而設計的新型基礎設施協議提供支持。這些消息傳遞協議作爲孤立區塊鏈間的通信橋梁,使去中心化應用(dApps)能夠同步狀態、遠程執行功能,以及在不同執行環境之間傳輸價值或數據。

這些協議本身並非區塊鏈。它們作爲構建在現有網路之上的最小信任通信框架運行。它們監控一個鏈上的交易和合約事件,驗證信息,並將其傳遞至另一鏈上的智能合約。通過這種方式,它們形成了連接全鏈應用各組件的無形軌道。

這些協議的設計決定了全鏈dApps的安全保證、開發者體驗和可能的應用場景。有些優先考慮速度和簡潔性,有些則注重去中心化或靈活性。每種協議都有獨特的消息傳輸機制,在信任、性能和實現復雜性之間尋求平衡。

LayerZero:超輕節點方案

LayerZero是全鏈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消息傳遞協議之一。該協議引入了一種創新架構——超輕節點(Ultra Light Node, ULN),無需在每條鏈上運行完整區塊鏈節點即可實現消息驗證。

在LayerZero模型中,驗證過程依靠兩個獨立實體:預言機和中繼器。預言機(如Chainlink或Google Cloud)向目標鏈提供源鏈的區塊頭信息。中繼器則提供與消息相關的交易證明。目標鏈上的智能合約驗證消息存在於源鏈狀態中且未被篡改。驗證通過後,消息即可執行。

這種設計提供了靈活且模塊化的信任模型。開發者可選擇使用哪對預言機-中繼器組合,實現最小信任設置或更高效但許可化的配置。LayerZero不強制使用自身驗證器網路,使其成爲更輕量級且可擴展的協議之一。

使用LayerZero的應用包括Stargate(流動性傳輸層)、Radiant Capital(使用跨鏈抵押的借貸平台)和TapiocaDAO(正在構建全鏈穩定幣生態系統)。這些項目展示了該協議構建實時互聯DeFi系統的能力。

Axelar:基於權益證明驗證者的跨鏈消息傳遞

Axelar採用了不同的架構路徑。它並非在預言機和中繼器間分離角色,而是使用在委托權益證明模型下運行的去中心化驗證者集合。這些驗證者監控連接Axelar網路的區塊鏈,在達成法定人數時簽署消息,並向目標鏈廣播經驗證的指令。

由於Axelar驗證者集合對每條消息達成共識,因此無需外部預言機或提交證明。這種設計降低了開發者面臨的復雜性,使驗證過程更加透明。Axelar的安全模型建立在經濟激勵之上——驗證者若表現惡意或離線,將面臨失去質押資產的風險。

該協議通過SDK和API提供通用消息傳遞、代幣橋接和開發工具。Axelar的通用消息傳遞(GMP)服務允許鏈間執行任意合約調用,而非僅限於代幣轉移。這促進了需要自定義消息邏輯的全鏈dApps發展。

Axelar支持數十個鏈,包括以太坊、基於Cosmos的網路和Avalanche。應用場景包括跨鏈流動性路由、去中心化治理和全鏈遊戲機制。其基礎設施也被Cosmos原生項目用於擴展至EVM兼容環境。

Wormhole:基於守護者的跨鏈消息傳遞

Wormhole是另一個關鍵協議,特別在NFT和遊戲領域支持全鏈智能合約。它採用基於守護者的模型,這些守護者是獨立驗證節點,負責觀察源鏈上的消息,簽署證明,並將消息中繼至目標鏈。

守護者必須達到法定人數一致認可消息有效性,消息才會被接受。這些證明提交至目標鏈上的智能合約,在那裏進行驗證和處理。與LayerZero和Axelar不同,Wormhole不使用加密證明或共識協議——它依賴守護者集合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Wormhole以其廣泛的鏈支持而著稱,已集成Solana、Ethereum、BNB Chain、Polygon等多個網路。它爲多個知名項目提供支持,包括跨鏈NFT市場、遊戲內資產橋和DeFi資產轉移。其核心服務Wormhole Connect允許開發者以最少代碼快速添加跨鏈功能。

盡管Wormhole提供快速且可擴展的消息傳遞,但其信任模型因依賴守護者而受到質疑。2022年涉及驗證者密鑰被破解的漏洞突顯了中心化風險,並推動整個行業改進安全實踐。

Hyperlane:具有主權控制的模塊化互操作性

Hyperlane採用注重模塊化和主權的方法。它允許每個應用定義和控制自身的消息安全模型。開發者可選擇運行自己的驗證者集合,依賴Hyperlane默認中繼器,或實現帶自定義規則的許可消息處理器。

這使Hyperlane對需要精細控制消息驗證和執行的應用極具吸引力。該協議設計用於主權互操作,意味着每個dApp可在去中心化、信任和性能間做出自主權衡。

Hyperlane支持EVM鏈,並正向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兼容性擴展。其模塊化設計使其成爲希望深度整合消息傳遞功能或維持嚴格跨鏈活動治理的dApps的強有力選擇。

盡管成熟度不及LayerZero或Axelar,但Hyperlane代表了消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保持可擴展性和開放性的同時,賦予開發者更多控制權。

協議比較:設計中的權衡取舍

支持全鏈通信的每種協議都基於其設計理念做出權衡。LayerZero提供模塊化和開發自由,但將信任模型選擇責任交由應用承擔。Axelar通過內置驗證者集合簡化開發,但需要信任其經濟安全性。Wormhole優先考慮快速部署和廣泛鏈支持,但依賴守護者網路。Hyperlane強調應用主權,但要求開發者承擔更多責任。

業界專家指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正確選擇取決於應用需求:實時執行、合規性、用戶基礎、資本效率和運營風險。對關鍵DeFi系統,最小信任設置可能更爲合適;而對快速發展的消費類應用,簡單性和集成速度可能更爲重要。

這些協議的共同使命是使跨鏈通信可靠、可編程且易於訪問。沒有它們,全鏈合約將無法構建或擴展。

全鏈基礎設施的新興標準

消息傳遞協議正向更高互操作性、模塊化和標準化方向演進。許多協議引入了自動gas贊助、基於會話的用戶訪問和帶回調的跨鏈合約調用等創新功能。這些進步使開發者能更輕鬆構建原生且無縫的全鏈邏輯。

隨着時間推移,消息傳遞層可能採用通用標準實現相互互操作。在此之前,開發者必須謹慎選擇基礎設施堆棧並理解相關權衡。

LayerZero、Axelar、Wormhole和Hyperlane等協議不僅是工具——它們正推動從孤立dApps向統一全鏈應用的根本轉變。隨着採用增長,這些協議將持續塑造價值、邏輯和身分如何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流動。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目錄
第3課

實現全鏈互通的協議

在本模塊中,您將深入探索主要的消息傳遞協議,如LayerZero、Axelar、Wormhole和Hyperlane,以及它們如何通過不同的安全機制和設計權衡實現跨鏈通信。您將了解這些協議的底層運行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它們在靈活性、去中心化和開發者體驗方面的比較分析。

消息傳遞協議在實現全鏈功能中的核心作用

全鏈智能合約依賴一項關鍵能力:跨區塊鏈通信。這一功能由專爲安全、可驗證的跨鏈消息傳遞而設計的新型基礎設施協議提供支持。這些消息傳遞協議作爲孤立區塊鏈間的通信橋梁,使去中心化應用(dApps)能夠同步狀態、遠程執行功能,以及在不同執行環境之間傳輸價值或數據。

這些協議本身並非區塊鏈。它們作爲構建在現有網路之上的最小信任通信框架運行。它們監控一個鏈上的交易和合約事件,驗證信息,並將其傳遞至另一鏈上的智能合約。通過這種方式,它們形成了連接全鏈應用各組件的無形軌道。

這些協議的設計決定了全鏈dApps的安全保證、開發者體驗和可能的應用場景。有些優先考慮速度和簡潔性,有些則注重去中心化或靈活性。每種協議都有獨特的消息傳輸機制,在信任、性能和實現復雜性之間尋求平衡。

LayerZero:超輕節點方案

LayerZero是全鏈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消息傳遞協議之一。該協議引入了一種創新架構——超輕節點(Ultra Light Node, ULN),無需在每條鏈上運行完整區塊鏈節點即可實現消息驗證。

在LayerZero模型中,驗證過程依靠兩個獨立實體:預言機和中繼器。預言機(如Chainlink或Google Cloud)向目標鏈提供源鏈的區塊頭信息。中繼器則提供與消息相關的交易證明。目標鏈上的智能合約驗證消息存在於源鏈狀態中且未被篡改。驗證通過後,消息即可執行。

這種設計提供了靈活且模塊化的信任模型。開發者可選擇使用哪對預言機-中繼器組合,實現最小信任設置或更高效但許可化的配置。LayerZero不強制使用自身驗證器網路,使其成爲更輕量級且可擴展的協議之一。

使用LayerZero的應用包括Stargate(流動性傳輸層)、Radiant Capital(使用跨鏈抵押的借貸平台)和TapiocaDAO(正在構建全鏈穩定幣生態系統)。這些項目展示了該協議構建實時互聯DeFi系統的能力。

Axelar:基於權益證明驗證者的跨鏈消息傳遞

Axelar採用了不同的架構路徑。它並非在預言機和中繼器間分離角色,而是使用在委托權益證明模型下運行的去中心化驗證者集合。這些驗證者監控連接Axelar網路的區塊鏈,在達成法定人數時簽署消息,並向目標鏈廣播經驗證的指令。

由於Axelar驗證者集合對每條消息達成共識,因此無需外部預言機或提交證明。這種設計降低了開發者面臨的復雜性,使驗證過程更加透明。Axelar的安全模型建立在經濟激勵之上——驗證者若表現惡意或離線,將面臨失去質押資產的風險。

該協議通過SDK和API提供通用消息傳遞、代幣橋接和開發工具。Axelar的通用消息傳遞(GMP)服務允許鏈間執行任意合約調用,而非僅限於代幣轉移。這促進了需要自定義消息邏輯的全鏈dApps發展。

Axelar支持數十個鏈,包括以太坊、基於Cosmos的網路和Avalanche。應用場景包括跨鏈流動性路由、去中心化治理和全鏈遊戲機制。其基礎設施也被Cosmos原生項目用於擴展至EVM兼容環境。

Wormhole:基於守護者的跨鏈消息傳遞

Wormhole是另一個關鍵協議,特別在NFT和遊戲領域支持全鏈智能合約。它採用基於守護者的模型,這些守護者是獨立驗證節點,負責觀察源鏈上的消息,簽署證明,並將消息中繼至目標鏈。

守護者必須達到法定人數一致認可消息有效性,消息才會被接受。這些證明提交至目標鏈上的智能合約,在那裏進行驗證和處理。與LayerZero和Axelar不同,Wormhole不使用加密證明或共識協議——它依賴守護者集合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Wormhole以其廣泛的鏈支持而著稱,已集成Solana、Ethereum、BNB Chain、Polygon等多個網路。它爲多個知名項目提供支持,包括跨鏈NFT市場、遊戲內資產橋和DeFi資產轉移。其核心服務Wormhole Connect允許開發者以最少代碼快速添加跨鏈功能。

盡管Wormhole提供快速且可擴展的消息傳遞,但其信任模型因依賴守護者而受到質疑。2022年涉及驗證者密鑰被破解的漏洞突顯了中心化風險,並推動整個行業改進安全實踐。

Hyperlane:具有主權控制的模塊化互操作性

Hyperlane採用注重模塊化和主權的方法。它允許每個應用定義和控制自身的消息安全模型。開發者可選擇運行自己的驗證者集合,依賴Hyperlane默認中繼器,或實現帶自定義規則的許可消息處理器。

這使Hyperlane對需要精細控制消息驗證和執行的應用極具吸引力。該協議設計用於主權互操作,意味着每個dApp可在去中心化、信任和性能間做出自主權衡。

Hyperlane支持EVM鏈,並正向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兼容性擴展。其模塊化設計使其成爲希望深度整合消息傳遞功能或維持嚴格跨鏈活動治理的dApps的強有力選擇。

盡管成熟度不及LayerZero或Axelar,但Hyperlane代表了消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保持可擴展性和開放性的同時,賦予開發者更多控制權。

協議比較:設計中的權衡取舍

支持全鏈通信的每種協議都基於其設計理念做出權衡。LayerZero提供模塊化和開發自由,但將信任模型選擇責任交由應用承擔。Axelar通過內置驗證者集合簡化開發,但需要信任其經濟安全性。Wormhole優先考慮快速部署和廣泛鏈支持,但依賴守護者網路。Hyperlane強調應用主權,但要求開發者承擔更多責任。

業界專家指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正確選擇取決於應用需求:實時執行、合規性、用戶基礎、資本效率和運營風險。對關鍵DeFi系統,最小信任設置可能更爲合適;而對快速發展的消費類應用,簡單性和集成速度可能更爲重要。

這些協議的共同使命是使跨鏈通信可靠、可編程且易於訪問。沒有它們,全鏈合約將無法構建或擴展。

全鏈基礎設施的新興標準

消息傳遞協議正向更高互操作性、模塊化和標準化方向演進。許多協議引入了自動gas贊助、基於會話的用戶訪問和帶回調的跨鏈合約調用等創新功能。這些進步使開發者能更輕鬆構建原生且無縫的全鏈邏輯。

隨着時間推移,消息傳遞層可能採用通用標準實現相互互操作。在此之前,開發者必須謹慎選擇基礎設施堆棧並理解相關權衡。

LayerZero、Axelar、Wormhole和Hyperlane等協議不僅是工具——它們正推動從孤立dApps向統一全鏈應用的根本轉變。隨着採用增長,這些協議將持續塑造價值、邏輯和身分如何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流動。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