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贷款期权模型背后的项目风险与监管挑战
加密市场的隐患:探究贷款期权模型的潜在风险
近期,加密行业一级市场遭遇低迷,许多项目面临困境。在这个"熊市"中,行业内部的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某些做市商与项目方合作时采用的"贷款期权模型",正在引发争议。这种模式在牛市时期可能带来双赢,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却被一些不良行为者滥用,对小型加密项目造成严重损害。
贷款期权模型的运作机制
在加密市场中,做市商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频繁交易来维持市场流动性和价格稳定。对于新兴项目而言,与做市商合作几乎是必经之路。"贷款期权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项目方以低成本或免费的方式将大量代币借给做市商,后者利用这些代币在交易所进行做市活动。合同中通常包含期权条款,允许做市商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归还或购买代币,但他们也可以选择不执行这一选项。
表面上看,这种模式似乎对双方都有利:项目方获得市场支持,做市商赚取交易差价或服务费。然而,问题恰恰出在期权条款的灵活性和合同的不透明性上。信息不对称给了一些不诚实的做市商可乘之机,他们可能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项目利益之上。
掠夺性行为对项目的危害
当贷款期权模型被滥用时,可能对项目造成严重损害。最典型的手法是"砸盘":做市商大量抛售借来的代币,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引发散户恐慌性抛售,市场陷入混乱。做市商可能通过做空获利,或利用期权条款在低价时"归还"代币,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操作对小型项目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我们已经看到多起案例,项目代币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下跌,市值蒸发,融资前景黯淡。更糟糕的是,加密项目的生命线在于社区信任,一旦价格崩溃,投资者可能认定项目为"骗局"或完全丧失信心,导致社区解体。此外,由于交易所对代币的交易量和价格稳定性有所要求,价格暴跌可能直接导致代币被下架,项目随之陷入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合作协议通常被保密协议(NDA)所掩盖,外界无法了解具体细节。许多项目团队由技术背景出身,对金融市场和合同风险的认知有限。面对经验丰富的做市商,他们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不利条款。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小型项目成为掠夺性行为的易受害者。
其他常见陷阱
除了前述的贷款期权模型风险,加密市场的做市商还可能采用其他手段损害小型项目利益:
虚假交易量:通过自交易或使用多个账户进行"洗售",制造虚假的交易活跃度,吸引散户入场。一旦停止这种行为,真实交易量骤减,价格可能崩溃。
合同陷阱:在协议中设置高额保证金、不合理的绩效奖金,或允许做市商低价获取代币并在上市后高价抛售,造成价格波动。
内幕交易:利用信息优势,在项目重大消息公布前进行交易,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
流动性控制:通过威胁撤资或加价来控制项目,使项目方陷入被动。
捆绑服务:推销包含营销、公关等在内的"全套服务",实际可能是制造虚假热度,导致价格非自然波动。
利益冲突:同时服务多个项目时,可能偏袒大客户,牺牲小项目利益。
这些做法都利用了加密市场监管不足和项目方经验欠缺的弱点,可能导致项目价值严重受损。
传统金融市场的经验借鉴
传统金融市场也曾面临类似问题,如"熊市袭击"、高频交易公司利用算法优势等。然而,这些市场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应对机制:
严格监管:如美国SEC的《规则SHO》限制裸卖空,"上涨价格规则"限制恶意压价,以及严厉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信息透明:要求公开上市公司与做市商的协议,交易数据对外公开,大额交易需要报告。
实时监控:交易所采用算法监控异常波动,设置熔断机制防止恐慌蔓延。
行业规范:如FINRA制定做市商道德标准,要求公平报价和维护市场稳定。
投资者保护:允许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追责,设立投资者保护机构提供赔偿。
这些措施虽非完美,但有效减少了传统市场中的掠夺性行为。其核心在于将监管、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保护体系。
加密市场面临的挑战
相比之下,加密市场更容易受到不当行为的影响,主要原因包括:
监管不成熟:全球范围内针对加密市场的监管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地区缺乏明确的法规。
市场规模较小:单个做市商的操作可能对代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项目方经验不足:许多加密项目团队缺乏金融专业知识,难以识别潜在风险。
透明度不足:保密协议的广泛使用使得合作细节难以公开。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小型项目更容易成为不当行为的目标,同时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推动加密市场的良性发展,业界需要借鉴传统金融市场的经验,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框架,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并培养更专业的项目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加密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