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產金庫公司DAT:重塑加密貨幣投資格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數字資產金庫公司:公開市場加密貨幣投資的新領域

加密貨幣投資領域正在湧現一種新的投資模式——數字資產金庫公司(DATs)。這些公司借鑑了Strategy(前身爲MicroStrategy)的策略,通過在公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永久資本工具提供數字資產投資機會。經過深入研究,這種投資理念顯示出巨大潛力,值得重點關注。

作爲投資者,我們始終保持開放態度,不斷檢驗既有觀點。考慮到Strategy股票持續存在溢價,以及一些基本面導向型基金的買入行爲,我們正在尋找利用DAT趨勢的非對稱機會。盡管溢價幅度可能會波動,但投資數字資產金庫公司並解釋其交易價格高於基礎淨資產價值(NAV)是有充分理由的。

最基本的看漲理由是,通過Strategy這樣的公司,隨着時間推移,投資者可能持有更多的每股比特幣(BTC-per-share,"BPS")。舉個簡單例子:

如果以資產淨值兩倍的價格購買Strategy股票,實際上是購買了0.5 BTC,而不是直接購買1.0枚BTC。但如果Strategy能夠成功籌資,並且BPS每年增長50%(去年增長了74%),那麼到第二年年底,投資者實際擁有的BTC將達到1.1枚,超過直接購買現貨的數量。

要相信Strategy能夠持續提高BPS,需要相信以下三點:

  1. 股票並非總是以公允價值交易,市場可能出現非理性行爲,導致估值相對於資產淨值過高。

  2. Strategy股票的高波動性爲公司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發行可轉換債券或出售看漲期權來獲取高額溢價。

  3. 管理層具備充分的財務智慧,能夠利用這些條件。

DAT成功的一個被低估因素是它們將傳統投資者行爲與數字資產投資聯繫起來,實質上是將加密貨幣轉化爲股票。對Strategy、ETF以及新興DAT產品的強勁需求表明,大量資金此前因加密貨幣原生產品的復雜性而望而卻步。令人鼓舞的是,現在有更多資本通過"傳統"系統進入該領域。

從結構性供應角度看,DAT與ETF也呈現出有趣對比:購買DAT可以有效鎖定供應,因爲DAT實際上是單向封閉式基金,出售可能性較低。相比之下,ETF持有的代幣可能會像積累一樣輕易消散。這種現象可能對標的資產價格產生更積極影響,因爲DAT既可以購買更多代幣作爲儲備,又不會助長拋售。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家專注於不同加密貨幣的DAT公司:

BTC DAT公司:Twenty One Capital(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EP)是一家備受關注的公司,由比特幣倡導者Jack Mallers領導。該公司正嘗試復制Strategy的策略,並得到了行業巨頭的支持。Twenty One的規模適中,能夠靈活運用各種資本市場工具,有望以更快速度實現BPS增長,並以更高溢價交易。

SOL DAT公司:DeFi Development Corp(納斯達克股票代碼:DFDV,前身爲Janover)在美國掀起了DAT潮流。DFDV由首席執行官Joseph Onorati和首席信息官Parker White領導,正將Strategy的策略應用於Solana生態系統。Solana作爲BTC的替代品具有獨特優勢:潛在漲空間更大、波動性更高、質押收益可促進每股SOL增長,以及目前替代投資工具較少。

ETH DAT公司:Sharplink Gaming(SBET)是美國首家以太坊數字資產金庫公司。SBET得到領先以太坊軟件公司Consensys的支持,其團隊在行業內擁有豐富經驗。

這些DAT公司的成功爲加密貨幣投資開闢了新途徑,吸引了更多投資者關注。隨着市場的發展,我們可以預期會看到更多創新型DAT項目湧現,爲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數字資產投資選擇。

BTC-0.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LiquidityNinjavip
· 08-16 07:40
炒的太离谱了吧,都是泡沫
回復0
巨鲸跟踪者vip
· 08-16 03:38
重仓买入 就这么简单
回復0
LayerZeroHerovip
· 08-16 03:38
溢价率10%+套利机会来了
回復0
Layer3梦想家vip
· 08-16 03:38
理论上讲,DATs = L3价值捕获机制,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復0
MetaNomadvip
· 08-16 03:37
又是韭菜收割新套路
回復0
空投追逐者vip
· 08-16 03:31
溢价?割韭菜的吧哈哈
回復0
GateUser-5854de8bvip
· 08-16 03:22
溢价玩嗨了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