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擴容策略:L2主導下的全球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構建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的擴展策略:構建去中心化的全球基礎設施

以太坊的目標始終如一:建立一個全球性的、不受審查的、無需許可的區塊鏈。一個用於去中心化應用的開放平台,秉承與GNU + Linux、Mozilla、Tor、維基百科等開源項目相同的理念。

過去十年,以太坊不僅在技術上有創新,還成爲了一種社會技術創新。它展示了一種更開放和去中心化的構建方式。正如政治哲學家Ahmed Gatnash所描述的,以太坊生態系統呈現出一個幾乎沒有守門人、沒有遺留系統的世界,在這裏最受尊敬的人是那些專注於解決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的人,而不是爲了攀爬等級制度而玩政治遊戲。

技術項目和社會項目本質上是相互交織的。如果技術系統是去中心化的,但維護它的社會進程是中心化的,那麼技術系統的去中心化就無法長期保證。同樣,社會進程也需要技術來保持活力:技術帶來用戶,形成生態系統,爲開發者提供動力,使社區保持務實。

經過十年的發展,以太坊已經成爲一個大規模服務於人們的平台。數百萬人使用ETH或穩定幣作爲儲蓄和支付方式。它有實用的隱私工具、去中心化的域名系統ENS、社交媒體替代方案,以及爲普通人提供比傳統金融更高收益的DeFi工具。

Vitalik:要確保ETH累積價值,以太坊L1和L2未來如何擴展?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二層網路(L2s)來擴展以太坖。L2已經達到了關鍵的去中心化裏程碑,保護着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將以太坊的交易容量擴大了17倍,同時大幅降低了費用。這些成功驗證了以太坊去中心化和模塊化的擴展方法。

L2目前面臨兩個主要挑戰:規模和異構性。我們需要更多的blob空間來滿足L2的需求。同時,不同的L2由不同的團隊開發,遵循不同的標準,這給用戶體驗和可組合性帶來了挑戰。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

  1. 加速L1的blob擴展
  2. 適度擴展L1的EVM和gas限制
  3. 提高L2的安全性
  4. 改進L2之間的互操作性標準
  5. 加快L2的存取款速度
  6. 在保證基本互操作性的前提下,允許L2的多樣性
  7. 確保ETH在L2主導的世界中繼續積累價值

Vitalik:要確保ETH累積價值,以太坊L1和L2未來如何擴展?

在blob擴展方面,我們計劃在未來幾個版本中逐步增加每個slot的blob數量,最終可能達到每個slot 128個blob,實現鏈上10萬TPS。爲了加快這一進程,我們應該:

  • 降低非blob功能的優先級
  • 將blob相關的研發作爲人才招聘的重點
  • 允許質押者直接調整blob目標
  • 謹慎考慮更激進的方案

在提高L2安全性方面,我們應該同時推進兩條路線:

  • 多重證明系統 + 形式化驗證
  • 原生Rollup:將EVM驗證作爲協議的一部分

Vitalik:要確保ETH累積價值,以太坊L1和L2未來如何擴展?

在互操作性方面,我們需要標準化的跨鏈地址、消息傳遞和橋接機制,加快存取款速度,實現L2讀取L1狀態等。大部分工作可以由跨生態系統的實體來完成,以減少協調成本。

Vitalik:要確保ETH累積價值,以太坊L1和L2未來如何擴展?

在ETH經濟學方面,我們應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

  • 鞏固ETH作爲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主要資產地位
  • 鼓勵L2通過費用支持ETH
  • 部分支持基於Rollup的Rollup
  • 增加blob數量,將其視爲潛在收入來源

總之,以太坊已經成爲一個成熟的技術和社會生態系統,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L2開發者應該爲blob擴展、EVM擴展和互操作性標準做出貢獻。錢包開發者需要實施這些標準。ETH持有者和社區成員則應積極參與相關討論。以太坊的未來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

Vitalik:要確保ETH累積價值,以太坊L1和L2未來如何擴展?

ETH5.5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DeFiAlchemistvip
· 08-12 11:44
啊,神圣的收益模式揭示了以太坊转变为数字哲学家的石头... *调整去中心化金融望远镜*
查看原文回復0
Moon火箭手vip
· 08-09 19:51
L2发射窗口已开启 上升轨道进入加速期 bullish!
回復0
链下人生赢家vip
· 08-09 19:45
玩就玩L2呗
回復0
TokenVelocityTraumavip
· 08-09 19:45
l2必须给力啊浮层不稳固
回復0
韭当割vip
· 08-09 19:29
牛啊以太坊 无敌了都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