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i在2019:從邊緣走向主流,挑戰與機遇並存2019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從社區邊緣概念逐漸演變爲行業主流敘事,吸引了業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隨着比特幣和以太坊光環的減弱,DeFi開始承載起更多期望。那麼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DeFi的發展情況如何?2020年又會有哪些新變化?## 從一家獨大到百花齊放回顧2019年初,MakerDAO幾乎是DeFi領域唯一的"明星"項目,在用戶數量、鎖倉金額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然而市場格局迅速變化。到2019年底,MakerDAO在DeFi總鎖倉金額中的佔比已降至約50%,新興的合成資產平台Synthetix、借貸平台Compound和InstaDApp等後來者也佔據了相當市場份額,DeFi生態呈現多元化競爭格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DeFi生態鎖倉金額接近6.7億美元。從各細分領域來看,借貸、去中心化交易所、支付和資產管理等板塊都湧現出令人驚豔的項目。其中,以太坊上的借貸平台Nuo Network表現最爲亮眼,全年鎖倉金額增長了11.6萬倍,達到696萬美元。整體而言,借貸類項目無論是在鎖倉總額還是增長率方面都遙遙領先。相比之下,2018年的明星項目如Augur和Bancor則表現平平,2019年鎖倉金額分別下降了42.94%和68.60%。與Augur關係密切的預測市場項目Veil盡管獲得頂級資本支持,但僅上線半年就宣布關停。在以太坊系DeFi之外,比特幣閃電網絡也取得長足進展。截至2019年底,閃電網絡節點數達10,925個,通道數35,298條,網路內鎖定資金約625萬美元。## 資本青睞,融資超5億元 2019年,DeFi項目共計獲得融資約7420萬美元,超過5億人民幣。其中借貸板塊佔據絕對多數,高達6190萬美元。MakerDAO以兩輪超2750萬美元的融資額位居首位,Compound以2500萬美元緊隨其後,閃電網絡開發團隊ACINQ則獲得8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以美國頂級機構爲主,如a16z、Coinbase Ventures、Polychain、Paradigm等。中國背景的機構包括Dragonfly Capital和NGC Ventures等。總的來說,2019年DeFi生態呈現穩健增長態勢,產品日益豐富,以MakerDAO爲核心的商業模式初步得到驗證。盡管也面臨一些挫折,但DeFi的邊界不斷擴展,向比特幣、EOS、Polkadot等公鏈延伸,內部也衍生出各種DAO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廣義DeFi應用。## DeFi仍面臨諸多挑戰盡管取得長足進步,DeFi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1. 底層公鏈發展不及預期,價格和流動性乏力。以太坊2.0升級延遲,EOS網路擁堵等問題影響了DeFi的發展。2. 系統性風險潛藏。DeFi項目之間高度關聯,單個項目的問題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超額抵押導致的資產利用率低下也是隱患。3. 用戶規模小、重合度高。DeFi日交易量和用戶數仍然有限,主流用戶教育和培養任重道遠。4. 操作復雜、概念晦澀,用戶體驗有待改善。## 2020年DeFi發展展望1. BTC可能逐步替代ETH,成爲DeFi生態的核心錨定資產。2. 廣義DeFi圖景將進一步展開,央行數字貨幣、Libra等項目的加入會使競爭更加激烈。3. CeFi與DeFi可能加強合作,有望顯著提升流動性。4. 以太坊轉向PoS後面臨被定性爲證券的監管風險,或將對DeFi生態造成衝擊。總的來說,DeFi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在保持創新的同時規避風險、提升用戶體驗將是2020年DeFi發展的關鍵。
DeFi 2019: 生態繁榮 鎖倉近7億美元 挑戰仍存
DeFi在2019:從邊緣走向主流,挑戰與機遇並存
2019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從社區邊緣概念逐漸演變爲行業主流敘事,吸引了業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隨着比特幣和以太坊光環的減弱,DeFi開始承載起更多期望。那麼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DeFi的發展情況如何?2020年又會有哪些新變化?
從一家獨大到百花齊放
回顧2019年初,MakerDAO幾乎是DeFi領域唯一的"明星"項目,在用戶數量、鎖倉金額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然而市場格局迅速變化。到2019年底,MakerDAO在DeFi總鎖倉金額中的佔比已降至約50%,新興的合成資產平台Synthetix、借貸平台Compound和InstaDApp等後來者也佔據了相當市場份額,DeFi生態呈現多元化競爭格局。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DeFi生態鎖倉金額接近6.7億美元。從各細分領域來看,借貸、去中心化交易所、支付和資產管理等板塊都湧現出令人驚豔的項目。其中,以太坊上的借貸平台Nuo Network表現最爲亮眼,全年鎖倉金額增長了11.6萬倍,達到696萬美元。整體而言,借貸類項目無論是在鎖倉總額還是增長率方面都遙遙領先。
相比之下,2018年的明星項目如Augur和Bancor則表現平平,2019年鎖倉金額分別下降了42.94%和68.60%。與Augur關係密切的預測市場項目Veil盡管獲得頂級資本支持,但僅上線半年就宣布關停。
在以太坊系DeFi之外,比特幣閃電網絡也取得長足進展。截至2019年底,閃電網絡節點數達10,925個,通道數35,298條,網路內鎖定資金約625萬美元。
資本青睞,融資超5億元
2019年,DeFi項目共計獲得融資約7420萬美元,超過5億人民幣。其中借貸板塊佔據絕對多數,高達6190萬美元。MakerDAO以兩輪超2750萬美元的融資額位居首位,Compound以2500萬美元緊隨其後,閃電網絡開發團隊ACINQ則獲得800萬美元融資。
投資方以美國頂級機構爲主,如a16z、Coinbase Ventures、Polychain、Paradigm等。中國背景的機構包括Dragonfly Capital和NGC Ventures等。
總的來說,2019年DeFi生態呈現穩健增長態勢,產品日益豐富,以MakerDAO爲核心的商業模式初步得到驗證。盡管也面臨一些挫折,但DeFi的邊界不斷擴展,向比特幣、EOS、Polkadot等公鏈延伸,內部也衍生出各種DAO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廣義DeFi應用。
DeFi仍面臨諸多挑戰
盡管取得長足進步,DeFi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底層公鏈發展不及預期,價格和流動性乏力。以太坊2.0升級延遲,EOS網路擁堵等問題影響了DeFi的發展。
系統性風險潛藏。DeFi項目之間高度關聯,單個項目的問題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超額抵押導致的資產利用率低下也是隱患。
用戶規模小、重合度高。DeFi日交易量和用戶數仍然有限,主流用戶教育和培養任重道遠。
操作復雜、概念晦澀,用戶體驗有待改善。
2020年DeFi發展展望
BTC可能逐步替代ETH,成爲DeFi生態的核心錨定資產。
廣義DeFi圖景將進一步展開,央行數字貨幣、Libra等項目的加入會使競爭更加激烈。
CeFi與DeFi可能加強合作,有望顯著提升流動性。
以太坊轉向PoS後面臨被定性爲證券的監管風險,或將對DeFi生態造成衝擊。
總的來說,DeFi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在保持創新的同時規避風險、提升用戶體驗將是2020年DeFi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