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Kaia攜手LINE打造Mini Dapp生態 推動Web3應用大規模落地
Kaia生態發展概覽:以Mini Dapp爲核心的鏈上增長範式
一、Kaia區塊鏈生態概述
1.1 項目背景與團隊
Kaia是由Kakao的Klaytn和LINE的Finschia合並而成的新區塊鏈生態。Klaytn最初由Kakao集團旗下Ground X於2019年6月推出,早期聯盟包括LG電子等知名企業。LINE則於2018年8月推出LINK鏈,後更名爲Finschia。2024年1月,兩條鏈正式提出合並方案,並於2024年8月底完成合並,推出Kaia主網。
Kaia旨在成爲專注大規模應用的高性能L1公鏈,核心優勢在於成熟SDK體系與社交平台深度整合。作爲BFT共識的公鏈,Kaia致力於實現企業級可靠性與性能,爲Web3應用提供底層支撐。
1.2 主要特點
Kaia採用分層節點架構,包括核心單元、共識節點、代理節點等。主網使用改進的IBFT共識,實現1秒區塊時間和即時最終性,理論峯值約4000 TPS。Kaia兼容EVM,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約,並與多個跨鏈橋集成。
Kaia與LINE生態緊密對接,開發者可在聊天應用內直接部署Dapp。2025年5月,Tether在Kaia鏈上發行原生USDT,進一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
Kaia採用可持續的代幣經濟模型,原生代幣KAIA用於支付交易費與激勵網路。Kaia專注亞洲市場,將海量社交用戶導入Web3生態,在推動區塊鏈大規模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二、生態建設進展
2.1 Kaia Wave計劃與Mini Dapp生態
2024年8月Kaia主網上線,同步發布Kaia Wave計劃。通過LINE NEXT開發的NEXT WEB SDK,Web3開發者可爲LINE用戶構建Mini Dapp。首批Mini Dapp項目已於2025年第一季度上線,涵蓋多個細分賽道。
Kaia還與LINE Dapp Portal聯合發起Mini Dapp成長競賽,聚焦項目MAU與鏈上代幣持有者增長。同時推出Dapp Portal,作爲可通過LINE直接訪問的Dapp目錄與入口。
2.2 Kaia Stablecoin計劃
2025年5月,Kaia與Tether合作在鏈上原生發行USDT。與傳統跨鏈橋轉入不同,Kaia的USDT完全以原生合約形式部署,由Tether直接托管和發行。首批原生USDT已接入LINE內Mini Dapp生態,實現穩定幣日常化使用。
多家主流交易所已支持USDT-KAIA網路。此外,Kaia正全力推動韓元穩定幣發行計劃,有望加速韓國本土Web3應用普及。
2.3 生態投資進展
2025年4月,Kaia基金會獲1kx和Blockchain Capital領投,參投方包括Galaxy Digital、IDG Capital等。此次合作將助力LINE NEXT和Mini Dapp服務市場推廣,強化Kaia全球影響力。
2.4 生態戰略合作
Kaia持續拓展數據可視化、安全托管、資產流通等多維度戰略合作:
2.5 開發者支持與社區建設
Kaia通過多種方式強化開發者體驗並激發社區活力:
三、Kaia生態優秀項目案例
3.1 已完成TGE的優秀項目
3.2 其他值得期待的頭部項目
Kaia Mini Dapp成長競賽加速了優質Web3項目的孵化與落地,展現了生態在遊戲等核心賽道的強勁競爭力。隨着更多創新項目湧現和基礎設施完善,Kaia有望進一步鞏固其Web3領域領先地位,推動應用從"嘗鮮者"向"主流用戶"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