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格局生變:多維度解析美元霸權與關稅政策

全球貿易與美國政策:多角度分析

近期,美國總統推出了一系列激進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廣泛討論。這些政策的潛在影響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同觀點之間也存在巨大分歧。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自由市場和全球貿易是有益的。貿易本質上是自願的行爲,只有當雙方都認爲能從中獲益時才會發生。因此,貿易並非零和遊戲。國家間長期存在貿易不平衡也有其合理性。我們認爲所有關稅都是有害的,包括所謂的"互惠關稅"。這些關稅政策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和生產力。盡管如此,關於國際貿易不平衡的成因及其對資本流動的影響,仍存在巨大分歧。這也正是本文將要探討的重點。

總統的貿易觀點

在總統看來,美國多年來一直是貿易夥伴佔便宜的對象,巨額貿易逆差就是明證。他認爲這些逆差源於主要貿易夥伴(如中國、歐盟和日本)的保護主義政策。總統用來計算"互惠關稅"的方法表明,他認爲持續的貿易逆差沒有正當理由,都是保護主義造成的。

在總統眼中,這些保護主義政策包括:

  1. 關稅壁壘
  2. 有利於本國生產商的監管政策
  3. 一些出口大國操縱本幣兌美元貶值

總統認爲,這些政策導致美國制造業萎縮,使美國工人陷入困境。而美國工人是其"振興美國"政綱的重要支持者。他承諾通過實現公平競爭,促使美國消費者購買更多國內商品,從而振興制造業,推動經濟復蘇。

石油美元理論

許多人認爲,總統對貿易的看法顯示他不懂經濟學。事實上,美國人從貿易逆差中獲益良多。美國人消費了亞洲和中東等地辛勤工作、低薪員工生產的大量商品和石油,顯然是贏家。相比之下,那些在艱苦條件下工作卻報酬微薄的亞洲工人才是輸家。這實際上是美國多年來成功施展的"花招"。美國以某種方式說服貿易順差國家向美國投資,保持美元堅挺,讓這種對美國有利的局面得以持續。請注意,在脫離金本位後,貿易赤字不會導致美國失去寶貴的黃金儲備。美國可以長期保持赤字而幾乎不受影響。這種觀點與總統的看法截然相反,後者認爲美國是被欺騙的一方。

然而,這種狀況難以長期維系,因爲貿易逆差會不斷累積。之所以能持續這麼久,唯一原因是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當各國向美國出口時,會將收益投資於美元資產,維持這個"龐氏騙局"。但在某個時點,累積的不平衡會變得巨大,導致整個體系崩潰,美國人的實際收入大幅下降。爲避免這種命運,美國人應該投資黃金,當然還有比特幣。

美國一直在採取各種政策,試圖維持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其中一些是祕密進行的。一些較爲極端的政策包括:

  • 推翻並殺害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因爲他持有大量黃金並想以黃金出售石油,這將危及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
  • 入侵伊拉克並殺死薩達姆·侯賽因,據稱是因爲他決定以歐元而非美元出售石油。
  • 威脅其他石油出口國,迫使它們繼續以美元出售石油並將石油收入的大部分投資於美元資產。

可以看出,這種觀點與總統對全球貿易的公開立場截然相反。總統指責某些國家操縱本幣貶值,而美國卻在操縱本幣升值,有時甚至採取了極其非常規的手段。

爲突出這種明顯矛盾,總統最近試圖勸阻金磚國家不要創建一種與美元競爭的貨幣。如果成功,這本應會削弱美元並增強其他貨幣。總統難道不希望看到這種結果嗎?美元貶值不正有利於振興制造業基礎嗎?總統最近的關稅政策以及對金磚國家操縱貨幣貶值的指責,似乎是一系列自相矛盾的舉措。美國到底希望其他國家如何行事?這幾乎就像美國無法容忍其他國家採取任何行動一樣。我們不想在這裏單獨批評總統,因爲他並非唯一一位在貨幣操縱問題上立場模糊的政客,各黨派都有類似情況。我們的觀點是,根據石油美元理論,美國的政策是支撐美元,而某些國家正計劃終結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這種關於全球貿易的石油美元觀點可能是比特幣愛好者中最受歡迎的。根據這種觀點,美元正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局面。特別是金磚國家的崛起對美元霸權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它們可能會逐步放棄美元作爲主要貿易和結算貨幣。因此,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可能在某個時點受到削弱,石油、黃金甚至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大幅漲。

如果這種觀點成立,新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可能特別具有破壞性。出口國將看到貿易順差下降,不再有大量資本投資於美國債券和其他資產。它們可能開始出售現有的美國資產,以彌補對美出口的損失。這可能成爲引發美國債務危機的導火索,並削弱美元的地位。

資本流動視角

關於貿易失衡,還有另一種觀點值得關注。根據國際收支平衡原理,如果一國有貿易逆差,其資本帳戶必然有相應盈餘,反之亦然。但究竟是哪個因素在驅動另一個?可能是某些國家生產出美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高質量產品,導致美國出現貿易逆差,進而引發資本盈餘。也可能是外國投資者希望進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國出現資本盈餘,進而引發貿易逆差。

這種觀點比石油美元論對美國更爲積極。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公司,它們更注重利潤和股本回報率。美國企業文化也更重視精英管理,而不是人際關係、出身、種族或性別。這有助於美國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科技巨頭,如谷歌、微軟、蘋果、亞馬遜等。全球投資者都希望投資這些高質量、高增長的公司。

許多海外投資者也希望將資本轉移出本國,以避免政府幹預。相比之下,美國至少在理論上擁有更強的法治和投資者保護。因此,認爲某些國家一直在操縱本幣貶值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實際上它們一直在試圖阻止資本外逃。根據這種觀點,美國的這些優勢導致了巨額資本帳戶盈餘,進而引發了巨額貿易逆差。因此,持續的貿易逆差可能不是問題,反而是成功的標志。這取決於背後的驅動因素。

我們認爲,這些經濟因素在推動美元成爲全球儲備貨幣方面比地緣政治因素更爲重要。單純依靠外交政策不太可能產生那麼大的影響。這並不是說我們想爲某些不當的外交政策辯護。安全部門中可能仍有一些人認同石油美元理論,即使它現在有些過時。即便競爭性法定貨幣難以挑戰美元,因爲美國的投資機會相對更具吸引力,但黃金仍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因此,某些機構可能仍需採取一些非常規手段來抑制黃金。也許當權者希望全球貿易以美元進行,不是爲了捍衛美元價值,而是爲了獲得更多控制權,增強阻止支付和凍結資產的能力。

如果認同這種觀點,即使相信"關稅永遠是個壞主意",新的關稅政策可能也不會立即摧毀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當然,這仍然是一種稅收,會損害企業並削弱經濟,但美元霸權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結語

全球經濟是個復雜的系統。石油美元理論有其合理之處,貿易逆差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資本帳戶盈餘。但同樣的現象可以從多個有效角度解讀。資本帳戶盈餘推動貿易逆差的說法也不無道理。驅動力往往是雙向的,理解這一點對於認識全球貿易很重要。對美國而言,這兩個因素都很關鍵,分析時不應忽視任何一方。總統對貿易的某些看法也有一定道理,這也解釋了爲什麼一些政客在貨幣操縱問題上顯得前後矛盾。

盡管如此,我們認爲總統對貿易的整體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問題的。關稅本質上是對本國人民的徵稅,將削弱經濟。美國中產階級可能是全球化的相對輸家,但這並不意味着逆轉全球化就能讓他們成爲贏家。總統可能會廢除所得稅,用關稅取而代之,恢復上世紀30年代之前的經濟政策。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我們認爲這種可能性不大。

當然,還有一些陰謀論。有人認爲宣布這些關稅是爲了故意引發經濟衰退,迫使投資者購買國債以降低收益率,從而以較低利率爲債務再融資,推遲無力償還利息的危機。我們認爲這種可能性很小。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最好的 - 總統只是單純地喜歡關稅,認爲關稅是"最美妙的詞"。

BTC-0.3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测试网游民vip
· 07-19 02:54
贸易就是单边
回復0
Gas_Wastervip
· 07-18 15:47
关税伤人伤己
回復0
GasFeeCriervip
· 07-17 07:16
关税只会互害自己
回復0
NewDAOdreamervip
· 07-17 07:14
贸易战还得打
回復0
瓦斯烧烤大师vip
· 07-17 07:14
关税伤财害己
回復0
数据酱油师vip
· 07-17 07:14
美国又想搞事情
回復0
SolidityNewbievip
· 07-17 06:52
剑走偏锋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