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项目方的困境:数据造假与上币困局
项目升级与交易所上币的反思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还要进行换币。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如何吸引新用户和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问题。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场所,而交易平台需要用户和交易量,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然而,在与某些交易平台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在初步商务沟通后,平台的研究部门会对项目进行评估。他们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币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点。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讨论的方面: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和热度不够,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他们拿同行业的其他项目作为对比。但这让我感到疑惑,作为专业的研究部门,难道他们无法辨别数据的真实性吗?例如,一些账号虽然有几十万粉丝,但每条推文的浏览量只有几千,评论更是寥寥无几。再比如,某些项目的链上数据显示单个交易hash包含大量交易记录,这显然不符合普通用户的操作习惯。尤其是在AI数据标注领域,大规模标注和后续的数据验证都需要相当高的成本,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其次,他们强调投资机构背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个运营了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我们认为这种纯社区驱动、没有风投控制的模式是值得骄傲的。但在研究部门看来,这反而成了缺乏机构背书、不够正统的表现。这种观点让我们感到困惑。
第三个问题涉及代币流通量和估值。我们的代币已经全部解锁,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其中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人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抛售压力。但考虑到我们是一个纯社区驱动的项目,且已经存在多年,如果要抛售,为什么要等到现在?况且,我们的市值和完全稀释估值仅有不到1亿美元,作为一个有实际业务、产品、客户和收入的AI数据层项目,这个估值并不高。相比之下,那些刚上线就估值10亿美元的项目,才更值得关注其潜在的抛售风险。
这些经历让我们反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流量造假、数据造假、项目换皮、空投给工作室等操作竟然成为了项目上币的基本要求?这些做法最终只会便宜了工作室、灰产和庄家,而牺牲的是新进散户的利益,同时也会导致开发者的重心偏离,最终使整个行业陷入萎靡。
作为行业的老兵,我们见证了牛熊交替,经历了风风雨雨。正因如此,我们更加珍惜初心,尽管保持初心并不容易。回想2017/2018年ICO时期,虽然社区资源匮乏,但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如何推广产品,遇到黑客攻击时如何互帮互助。那时的合作更加纯粹,介绍风投和交易所上币机会都是无偿的。而现在,各种回扣、介绍费、推荐费、管理费却成了常态。
真心怀念那个纯粹的时代,怀念当初纯粹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