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 40亿美元估值融资背后:ICM模式崛起对Solana生态的影响

Pump.fun的融资传闻引发社区分歧

近期,关于Pump.fun计划以40亿美元估值融资10亿美元的消息在业内广为流传,这一传闻在社区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Pump.fun是Solana生态系统中的不良因素。他们指出,该项目团队大量获取Sol但不断抛售,甚至没有进行质押,对Solana缺乏信念。现在还试图在最后关头榨取剩余的流动性,行为令人不齿且漠视他人利益。

另一派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Pump.fun创造了全新的资产发行模式,使众多散户摆脱了传统风险投资币的困境,让普通投资者也有机会获得丰厚回报。他们认为Pump.fun的贡献巨大,不仅不会对Solana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能将.fun模式推向新的高度,促进Solana链上资产发行的繁荣。

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双方都说出了部分事实。Pump.fun确实开创了新型资产发行模式,让一些人先富起来,功不可没。然而,团队持续大量抛售代币的行为也是事实。40亿美元的估值在当前环境下确实偏高,尽管在去年年底可能更容易被接受。今年,尤其是近几个月,市场流动性明显减少,许多人对此感到疲惫,加上频繁出现的欺诈项目导致财富效应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宣布40亿美元的估值,再加上大量抛售Sol的事实,难免让人产生团队意图最后收割一波的怀疑。

无论Pump.fun团队的真实意图如何,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但这一事件背后隐含的问题更值得深入探讨:

如果Pump.fun真的成功融资10亿美元,然后上市后市值暴跌,那么Solana生态还能继续发展吗?Pump.fun创立的.fun模式是否会就此终结?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fun模式会像之前的NFT、铭文等资产发行模式一样迅速衰落吗?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从2017年到2024年,加密货币领域的资产发行模式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风险投资主导的VCM模式(Venture Capital Market),另一种是由社区主导的ICM模式(Internet Capital Market)。

VCM模式很容易理解,就是风险投资机构主导的市场。团队获得融资,开发产品和业务,然后发行代币上市,这与传统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相似。然而,VCM并不是加密货币领域原生的资产发行模式,而是从传统金融领域引入的。加密货币真正原生的资产发行模式是ICM,即依靠社区资本推动的资产发行,最终围绕这些资产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

比特币就是一个典型的ICM案例。比特币没有任何风险投资支持,最初的社区资本就是参与者投入算力进行挖矿,Bitcoin这种资产是依靠互联网社区发行而成长起来的。以太坊在早期阶段也基本遵循ICM模式,初期并没有大型机构投资。2017年以太坊生态中的许多ICO项目,基本也没有风险投资参与,都是由社区资本推动的。

目前东西方最顶级的加密货币领域资深人士,大多是比特币或以太坊早期ICM的参与者。因此,ICM才是加密货币领域原生的资产发行模式。

加密货币市场从2018年开始,特别是2020年DeFi兴起之后,VCM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成为市场资产发行的主流模式之一。一个VCM项目,如果融资额不到1000万美元,基本上难以引起关注。然而,到了2023年,尤其是2024年,VCM模式逐渐显露问题,越来越多的散户不愿意为VCM代币买单。风险投资支持的代币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为什么VCM模式在传统资本市场流行多年,一直是主流,但在加密货币领域却难以持续?原因何在?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传统资本市场,散户和草根创业者别无选择。

在传统资本市场,资产发行权被特定阶层垄断,只有顶级资源和顶级创业团队才能获得资产发行权(如证监会批准上市),资本自然追逐这些顶级目标,弱势的散户也只能成为传统资本市场的最后一环。大量普通创业者无法获得资产发行权,大量普通散户也没有机会参与早期资产铸造。一旦资产发行权被垄断,普通人只能在最后阶段参与。

但是,在加密货币领域,资产发行权没有被任何中心化实体垄断,它对所有人开放,无需许可,任何人都可以发行资产。在传统资本市场中没有选择的人,现在在加密货币领域也拥有了资产发行权,他们希望夺回曾经失去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自从以太坊发明了智能合约,资产发行确实变成了人人都能享有的权利,资产发行实现了彻底的平权。但是,ICO、NFT、铭文都是社区驱动的无需许可的资产发行模式,也是ICM的早期形态,为什么它们最终都消失了?那么,Pump.fun开创的.fun模式又凭什么能持续下去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ICM要成功并持续,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无需许可的资产发行,其次是有优秀的无需许可的流动性场所。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们来分析一下,ICO虽然可以无需许可发行资产,但ICO代币的交易却是需要许可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去中心化交易所(DEX),ICO后需要上传统中心化交易所,需要经过审核才能交易。

而NFT和铭文,虽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核许可就能在交易平台上架,但NFT和铭文这种资产形式本身存在问题,流动性太差,容易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因此,ICO、NFT、铭文虽然也是ICM模式的早期形态,但由于时代限制和资产本身的问题导致了不可持续。

而Pump.fun开创的.fun模式,通过战壕市场和公开市场的结合,巧妙地将无需许可的资产发行和交易融为一体,将资产发行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无缝衔接,并通过陡峭的价格曲线,形成了社区自发推广代币的动力。

最关键的是,Pump.fun完全激活了草根创业者和普通散户的参与热情,这才是市场动能的最大来源。

因此,.fun模式是对ICO、NFT、铭文等传统ICM模式的集大成者。加上2023年末2024年初,加密货币用户经历了VCM代币多年的反复折磨后,积累的不满情绪和无处可去的资金一下子都涌向了Pump.fun,这才彻底引爆了.fun模式。

有人可能会问,.fun模式上的代币良莠不齐,欺诈项目越来越多,财富效应在逐渐减少,.fun模式真的可以持续吗?大家玩累了,会不会又回到VCM代币呢?

前面我说过,ICM才是加密货币领域原生的资产发行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VCM在加密货币领域完全没有市场,一些项目可能还会继续采用VCM模式。但谁说VCM不能融入ICM模式呢?

早期的.fun模式上的项目,大多是纯粹的模因代币,或者是无法走VCM模式的普通早期创业项目。但随着市场发展,.fun模式上也开始出现产品优秀、团队实力强的高质量ICM项目,这些项目踏实做事,认真开发产品,完全可以直接通过ICM完成资产发行。

不仅如此,即使一些项目获得了风险投资的资金,也可以采用ICM模式。市场上有太多工具可以帮助团队在战壕市场获得属于风险投资的那部分份额,然后团队和风险投资者之间按照约定的规则解锁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代币就可以了。这对散户来说是无感的,因为大家在战壕阶段都是公平竞争抢到份额的,这丝毫没有改变ICM的规则和体验。

我知道已经有一些不错的且获得了风险投资融资的项目开始这样操作了。所以,VCM也是可以与ICM模式结合的。因此,未来无论是纯模因代币、普通创业者还是优秀的顶级项目都可以采用ICM模式。那么,ICM模式是否就正式成为了加密货币领域的主流资产发行模式呢?ICM模式还会消失吗?

所以,回到我们的标题,Pump.fun的代币发行真的会导致Solana崩溃吗?显然不会。虽然可能会暂时抽走一部分流动性,但Solana乃至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没有ICM,大家就会心甘情愿地回归VCM。而且,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fun模式资产发行平台不断涌现,这些都将继续发扬光大ICM模式。

有人说,流动性总有耗尽的一天。是的,但那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并不是ICM的问题。那时可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然后等待新的一轮周期到来。

最后,再次强调,VCM并不是真正符合加密货币特点的原生资产发行模式,ICM才是。

PUMP0.57%
SOL2.5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NullWhisperervip
· 07-15 03:00
有趣的边缘案例... 诱高砸盘sol同时以40亿的价格上涨?从技术上讲,这是一种红旗向量
查看原文回复0
女巫攻击受害者vip
· 07-15 02:57
太真了 玩家都早润完了才找接盘
回复0
逼仓小能手vip
· 07-13 08:33
融资就是圈钱跑路咯
回复0
GateUser-40edb63bvip
· 07-12 03:30
散户确实赚麻了
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12 03:29
散户都入坑了还加仓?
回复0
StableNomadvip
· 07-12 03:27
这里感觉像是 luna/ust 的氛围... 说实话,不是好的一种
查看原文回复0
币圈塔罗师vip
· 07-12 03:21
早就该起飞了 吹几年了
回复0
MintMastervip
· 07-12 03:15
骗子团队这么高估值?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